為使危險場所用電氣設備的點燃危險減至最小,在裝置和設備投入運行之前工程竣工交接驗收時,應對它們進行初始檢查;為保證電氣設備處于良好狀態,可在危險場所長期使用,應進行連續監督和定期檢查。初始檢查和定期檢查應委托具有防爆專業資質的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機構進行。
注:某些檢查項目如果制造商已進行了同等的檢查,并且安裝過程不可能影響到被制造商檢查過的那些零部件,就不要求全部的初始檢查。例如:不要求隔爆型電機內部隔爆間隙的初始詳細檢查,但是,為方便現場導線連接而拆下的接線盒蓋在裝配后宜進行檢查。
※ 人員
防爆電氣設備的檢查和維護應由符合規定條件的有資質的專業人員進行,這些人員應經過包括各種防爆型式、安裝實踐、相關規章和規程以及危險場所分類的一般原理等在內的業務培訓,這些人員還應接受適當的繼續教育或定期培訓,并具備相關經驗和經過培訓的資質證書。
※ 連續監督和定期檢查
◆ 連續監督
連續監督應由企業的專業人員按要求進行,并作好相應的檢查記錄,發現的異?,F象應及時處理。連續監督應包括下列主要項目:
◇ 防爆電氣設備應按制造廠規定的使用技術條件運行。對于防爆合格證書編號帶有后綴“X”的產品應符合其有關文件規定的安全使用特定條件。
◇ 防爆電氣設備應保持其外殼及環境的清潔,清除有礙設備安全運行的雜物和易燃物品,應指定化驗分析人員經常檢測設備周圍爆炸性混合物的濃度。
◇ 設備運行時應具有良好的通風散熱條件,檢查外殼表面溫度不得超過產品規定的最高溫度和溫升的規定。
◇ 設備運行時不應受外力損傷,應無傾斜和部件摩擦現象。聲音應正常,振動值不得超過規定。
◇ 運行中的電動機應檢查軸承部位,須保持清潔和規定的油量,檢查軸承表面的溫度,不得超過規定。
◇ 檢查外殼各部位固定螺栓和彈簧墊圈是否齊全緊固,不得松動。
◇ 檢查設備的外殼應無裂紋和有損防爆性能的機械變形現象。電纜進線裝置應密封可靠。不使用的線孔,應用適合于相關防爆型式的堵塞元件進行堵封。
◇ 檢查充入正壓外殼型電氣設備內部的氣體,是否含有爆炸性物質或其他有害物質,氣量、氣壓應符合規定,氣流中不得含有火花、出氣口氣溫不得超過規定,微壓(壓力)繼電器應齊全完整,動作靈敏。
◇ 檢查液浸型電氣設備的油位應保持在油標線位置,油量不足時應及時補充,油溫不得超過規定,同時應檢查排氣裝置有無阻塞情況和油箱有無滲油漏油現象。
◇ 設備上的各種保護、閉鎖、檢測、報警、接地等裝置不得任意拆除,應保持其完整、靈敏和可靠性。
◇ 檢查防爆照明燈具是否按規定保持其防爆結構及保護罩的完整性,檢查燈具表面溫度不得超過產品規定值,檢查燈具的光源功率和型號是否與燈具標志相符,燈具安裝位置是否與說明規定相符。
◇ 在爆炸危險場所除產品規定允許頻繁起動的電機外,其他各類防爆電機,不允許頻繁起動。
◇ 正壓外殼型防爆電氣設備通風或換氣的時間及保護功能須符合產品的使用說明書和警告牌上的規定要求。
◇ 電氣設備運行中發生下列情況時,操作人員可采取緊急措施并停機,通知專業人員進行檢查和處理:
● 負載電流突然超過規定值時或確認斷相運行狀態;
● 電動機或開關突然出現高溫或冒煙時;
● 電動機或其他設備因部件松動發生摩擦,產生響聲或冒火星;
● 機械負載出現嚴重故障或危及電氣安全。
◇ 為使粉塵危險場所用電氣設備的點燃危險減到最小,應檢查原設計條件(粉塵類型、粉塵層的最大厚度等)是否發生變化。
◇ 移動式(手提式、便攜式和可移動式)電氣設備特別易于受損或誤用,因此檢查的時間間隔可根據實際需要縮短。移動式電氣設備至少每12個月進行一次一般檢查,經常打開的外殼(例如電池蓋)應進行詳細檢查。此外。這類設備在使用前應進行目視檢查,以保證該設備無明顯損傷。
◆ 定期檢查
◇ 定期檢查包括目視檢查或一般檢查。
◇ 定期的目視檢查或一般檢查可能會需要進一步的詳細檢查。
◇ 檢查等級和定期檢查的時間間隔的確定應考慮設備型式、制造商指南、影響損壞程度的因素、使用的區域和以前的檢查結果。在確定類似設備、裝置和環境的檢查等級和時間間隔時,應該利用這些經驗確定檢查方案。
注:造成設備劣化的主要因素包括:易受腐蝕、暴露在化學制品或溶劑中,可能堆積粉塵或灰塵、可能進水、暴露在過高環境溫度中、機械損壞的危險、受到激烈的振動、工作人員的培訓和經驗、未經批準的修改或調整、不適當的維護,例如:未按制造商的建議進行維護。
◇ 目視檢查:用肉眼而不用檢測設備或工具來識別明顯缺損的檢查,如螺栓丟失。
◇ 一般檢查:包括目視檢查以及使用檢測設備,如活梯(必要的地方)和工具才能識別明顯缺損的檢查,如螺栓松動。
注:一般檢查一般不要求打開外殼或設備斷電。
◇ 詳細檢查:包括一般檢查以及只有打開外殼和/或(必要時)采用工具或檢測設備才能識別明顯缺損的檢查,如接線端子松動。
◇ 定期檢查應委托具有防爆專業資質的安全生產檢測檢驗機構進行,時間間隔一般不超過3年。企業應當根據檢查結果及時采取整改措施,并將檢查報告和整改情況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 初始、定期和連續監督的所有結果應記錄。